#人文游
#踏青
#自驾游
#清明
2021年4月上旬,在去安徽自驾游时,曾经游览了九华山宏村和西递古村。为了方便阅读,我就本游记分为三篇。这次自驾游主要是陪一位75岁的老大哥,这三个地方我都是旧地重游。
一、车游九华山
2021年4月上旬,在去安徽省旅游时,曾经游览了九华山。照片摄于九华山入口的“九华胜景”石牌坊。
 
又名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因山峰奇秀,峰峦异状,远望好像并肩站立的9个兄弟,因而又称“九子山”。 照片摄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照片摄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民居式与宫殿式有机组合的寺院建筑群,在汉地佛教独树一帜。现存99座寺院中,化城寺等9座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寺院,小天台等30座寺院被列为省重点保护寺院。照片摄于九华山平坦寺。
 
九华山现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著名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圣境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照片摄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这些外观朴实秀美、内部金碧辉煌的梵宫玉宇和玲珑别致的茅蓬精舍,或雄踞于峰崖陡壁之上,或散布在山谷丛林之间,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把九华山装点成“人间佛国”。 照片摄于九华山观音寺。
 
本篇之所以称为“车游九华山”,是因为同行的一位老大哥腿脚不太好,要求游九华山少走路,多坐车或索道。九华山我是旧地重游,无所谓。因此便有了此次“车游”。图为“车游九华山”第一站平坦禅寺。
 
平坦寺坐落于九华山莲花峰下,于明代咸化年间(1465年-1487年)由开山僧显玉建。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被毁后由开通募修。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常住僧人百余人,寺院钟鼓常鸣,香火鼎盛时期建有山门殿,放生池,地藏殿,僧寮房寺。平坦寺在”文革“被毁,但遗址尚存,香火未断。2010年开始筹集资金重建。图为重建后的大雄宝殿。
 
重建后的平坦寺将建有大雄宝殿(大殿下建有地宫)、选佛场(禅堂)、藏经阁、地藏殿、观音殿、钟鼓楼、山门殿、往生堂、延生堂、万佛塔、客堂、客房(四合院)、斋堂、寮房、安养院、放生池。图为平坦寺的9.9米地藏王铜像。
 
重建后的平坦寺已建有、地藏殿、三圣殿、选佛场(禅堂)及少数寮房。图为平坦寺的禅堂。
 
重建后的平坦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这是大雄宝殿后的观音像
 
平坦寺已经恢复了往日烟火,每日有僧众诵经。
 
平坦寺坐落于九华山莲花峰下,自然风景很美。
 
平坦寺通往外面的2.2公里水泥面道路已修好,我们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寺旁。照片摄于平坦寺。
 
我们“车游九华山”的第二站是观音寺。观音寺位于九华山北麓庙前镇王家山,毗邻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与莲花峰、狮子峰遥遥相望。照片摄于观音寺。
 
观音寺前九华河环抱流过,地藏王金乔觉到九华行祠前曾歇足于此,自古乃百子朝山进香必经之处。我们的车也可以开到观音寺旁。图为观音寺前九华河。
 
九华观音寺原名观音禅寺,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咸丰年间,文革时期均遭毁坏,历史上几度兴废,仅存残碑石刻等迹。2006年开始重建,图为新建的大雄宝殿。
 
这是新建的观音殿
这是新建的天王殿
 
这是天王殿的四大天王
 
这是天王殿的韦陀菩萨
 
观音殿里的千手观音
 
这是新建的万佛塔,9层,汉唐彩绘,巍峨高耸。此外,藏经楼、地藏殿、财神殿、禅堂、斋堂、寮房、佛教宾馆、观音桥、亭台楼阁均已落成,总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年接待信众数十万人次。照片摄于观音寺。
 
我们“车游九华山”的第三站是花台。花台景区由大花台、小花台组成,是九华山高山景区之一。我们的车可以直接开到花台索道站旁的停车场。图为花台索道站。
 
花台景区位于天台峰北,因盛产山花而得名,为九华山风景区新开发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游览区。图为花台景区的简介。
 
花台景区作为九华山核心景区之一,更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核心地段,位于九华山中部,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风光壮美,景色绮丽,以奇峰怪石、云海雾凇、花的海洋而著称,素有“灵山九华,美在花台”的说法。图为花台景区的导览图。
 
花台景色四季变幻,伴随天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时景。我们去的那天早晨,花台还可以看到美丽的云海。可我们坐索道上山时,开始下雨了。
 
下了索道,能见度不到10米。
 
山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前面的雨、雾更大,行路要小心。
 
除了眼前的松树,什么的看不见。
 
曾经人满为患的栈道,现在空无一人。
 
曾经人满为患的栈道,现在空无一人。
 
雨、雾太大,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花台顶上,是个环形游览路。我们当天高空栈道还没有走完。
 
花台峰高独秀,山花繁盛,嘉木葱茏,灵石乖巧,像人拟物,惟妙惟肖。景区周边沟壑环绕,群峰林立。区内峰岭突兀,怪石嶙峋,谷洞幽深,蟠龙虬松,山花浪漫,争奇斗异,气象万千。经典景点"花台春色"是九华新十景之一。我们这次只能空留遗憾了!图为宣传版上拍的花台暮色。
 
我们“车游九华山”的第三站是大愿文化园。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我们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大愿文化园的停车场。
 
为充分彰显佛教特点和地域特色,设计者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汉唐建筑的雄浑风格巧妙地融入大愿文化园,表现出唐风徽韵的独特神韵,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特点和实用的游赏功能。图为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入口附近的大愿宝鼎。。
 
这是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入口附近的五通桥
 
大愿文化园总规划面积2836亩,分为主景区、印象九华和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三个功能区。景区主要景点有:莲花广场、五通桥、仿古牌坊、九子袈裟广场、弘愿堂、三谛圆融、净土莲花、八功德水等。这是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入口的莲花广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99米地藏菩萨圣像及配套景点和服务设施组成,占地1500余亩,是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于一身,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礼佛朝拜、养生禅修、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境。远在几公里之外,就能看见矗立在狮子峰脚下的99米地藏菩萨菩萨露天大铜像。
 
华山大愿文化园以99米高地藏菩萨像为核心,以“佛性”为主题,通过依山救势的自由布局,展现淳朴、怡然的空灵佛性,突出纯净安详、庄严肃穆的气氛。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气势恢弘.高达九十九米,与九华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享年九十九岁的寓意相一致。
 
  二、宏村
2021年4月上旬,在去安徽旅游期间,曾经游览了宏村。图为我们在宏村入住的酒店。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整个村庄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图为远眺宏村。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照片摄于宏村。
 
近千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照片摄于宏村。
 
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照片摄于宏村。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著名景点还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树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义堂、碧园等一大批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图为亭前古树。
 
宏村我是旧地重游。这次是晚上到宏村,印象不太好。感觉宏村已经完全商业化了,少了些古朴,多了些铜臭。照片摄于宏村。
 
饭店酒楼里灯红酒绿。
 
石板街上摩肩接踵。
 
小酒馆前有人接客。
 
土特产店里有人讨价。
 
黄山毛豆腐卖的依然火爆。
 
这种歙县的粘食也很受欢迎。
 
宏村的手工酸奶卖的不错。
 
街边的“花猫咖啡馆”。
 
这是一家“家乡故事”徽州特色饭店。
 
夜晚的月沼,游客不太多。
 
名字起的不错:“不倒翁小酒馆”。
 
这个小吃铺开在典型的徽派建筑里
 
青石板的街巷,挂满了红灯笼。
 
新茶现炒现卖
 
酒楼的生意好得很
 
卖自制土染布玩偶的女子
 
第二天清晨起来,再去宏村,终于找回了一些当年画里的乡村的感觉。图为远眺宏村。
 
在宏村村口,一眼望去,可见到两棵有500年树龄的古树。这两棵大树,一棵叫枫杨树,当地叫红杨树;一棵叫银杏树,当地叫白果树。北侧的红杨树高19米,围6米,需4、5个人才能合抱,树冠形状像一把巨伞,把这村口数亩地笼罩在绿荫之中。南侧的白果树高20米,形如利剑,直刺天空,因为银杏是世界上稀有的树种,而这棵银杏又有500岁,所以大家把这棵银杏称为村口"瑰宝"。
 
过了绕村溪河上架起的这座石桥,就进了宏村。
 
清晨的宏村,行人稀少。
 
宏村古民居,以正街为中心,层楼叠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铺成。图为偶尔路过清洁工人。
 
路过一个古民居,还没开门。
 
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
 
小面馆已经开业了
 
早起的旅游者
 
徽州人十分重视门楼的修建,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古人宁可花去千两黄金用来修建门楼,仅仅花费四两用来建房子,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可以反映出门楼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街头的小吃也开张了
 
饭店买来很多新挖的竹笋
 
找到一些“水墨徽州,画里乡村”的感觉。
 
这家炒酸奶还没开“窗”,否则一定要尝尝。
 
紫藤花出墙
 
田园小景
 
做早餐的母女
 
这里是CCTV舌尖上的中国报道过的黄山毛豆腐小吃店。
 
又来到月沼。月沼,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
 
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嘻戏。
 
月沼北面正中的位置便是村中的祠堂,因为村子都是汪氏先民的后代,祠堂便称作“汪氏宗祠”。祠堂的正门像一座石牌坊,门上面三层飞檐,檐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
 
汪氏宗祠建于明代。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
 
进了正堂,正中位置挂着“乐叙堂”匾,下方是汪氏的三位祖先像,左边墙上还有一女子画像,其名为“胡重娘”,是她当年从西递村嫁到这里,设计了整个村庄的水系,这才有了宏村的香火不绝,代代相传。
 
大堂横梁,立柱,斗拱,环廊等都是木质结构,卯榫契合,浑然天成。更有特点的是,大堂四面无窗,中央有一天井,光线便透过天井照进室内。天井呈“口”字型,四面檐角向堂内倾斜,一旦下雨,雨水会落入堂中,取名“四水归堂”,有聚财之意。
 
行走在幽深的小巷,不经意间,就会走入某个大户人间的宅院,门面并不张扬,但走进去,却别有洞天。这里叫做“望月堂”。
 
宏村美,美在水中,村前一片宽阔的水域,俗称“南湖”,拉开了村庄和外界的距离,一弯碧水,环绕着古村落,仿佛古城边上的护城河,守护着这个宁静的山村。
 
宏村美,美在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鳞次栉比,马头墙翘角飞檐,高低错落。水中间有一座小小的拱桥,仿佛一道彩虹,一弯明月,横亘在水面上。从池塘的一面看过去,房屋倒映水中,水中便有了蓝天,有了白云,有了粉墙黛瓦,波光潋滟,疏影横斜。那山,那水,那墙,那瓦,那桥,那倒影,像一副剪影,又像一副水墨画,置身其中,婉约,典雅,宁静,让人心醉神迷,仿佛来到画中。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照片摄于宏村。
 
  三、西递古村
2021年4月上旬,在去安徽旅游期间,曾经游览了西递古村。图为西递古镇的入口。
 
西递古村,别称西溪、西川,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西递古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递和宏村是以“皖南古村落”名义,一起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这开了中国乡村文化遗产的先河,之前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往往是宗教名胜等类型。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 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照片摄于西递村。
 
北宋庆历七年,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铺,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极为难找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随着后世几十代子孙的开枝散叶,绵延发展,家族逐渐变成了村落。照片摄于西递村。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照片摄于西递村。
 
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
 
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
 
西递古镇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西递并没有宏村拥挤的人潮,反而回归了古村落原有的宁静。
 
一路弯弯曲曲的鹅卵石路,软萌的小猫咪靠着墙角晒太阳,邻里街坊坐在门前唠唠家常。这是清明前,一位老人在烧纸。
 
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在西递,家家户户在墙外晾晒腊肉。很多人家的窗前檐下,挂着火腿、腊肉和腊肠。
 
很多人家的窗前檐下,挂着火腿、腊肉和腊肠。
 
西递也有一些店铺,但没有宏村那么张扬。这是一家卖古法酿酒的小店
 
这是一家卖砚台的商铺
 
这是一家药铺
 
粉墙黛瓦马头墙,寥寥数字就能勾勒出徽派建筑的轮廓。粉墙指的是白墙,为了中和潮湿的环境用白土粉来刷墙体;徽派建筑主体以木材为主又非常密集,担心一旦起火绵延殃及池鱼所以发明出了阶梯形的山墙再铺上青黛色的瓦片,马头墙就是这么来的。碰上烟雨天气就如同一幅幅水墨山水画。
 
粉墙黛瓦马头墙,寥寥数字就能勾勒出徽派建筑的轮廓。
 
西递村的非遗项目“徽州三雕”也是一大特色。它是木雕、石雕和砖雕三大工艺的总称。西递村古老的民居,从屋外到屋里,从地面到屋顶,都是集石、砖、木三雕为一体。图为精致的徽派建筑门楼。
 
新茶是现炒现卖的
 
进入西递村里面,走走停停间,定会邂逅胡氏宗祠。
 
“追本溯源,莫重于祠。”古人对宗祠的重视可见一斑。而牌坊、宗祠和民居,也是最能体现徽派建筑风格的代表建筑。飞檐翘角,只在门口一窥,便已气宇轩昂。
 
西递古建筑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青石板的小巷里,遇到这位村民,背锄带筐,应该是去挖春春笋。
 
这是一篮刚刚挖回的春笋
 
西递古村的民宅,大多遍植花草。
 
西递古村的民宅,大多遍植花草。
一些徽派建筑的门楼很精致
 
街边饭店的蔬菜,都是当天从田里摘的。
 
尽管疫情还没有结束,仍然有外国人来西递旅游。
 
西递旅店里的客人,没有宏村多。
 
西递也有卖毛豆腐和臭豆腐的。
 
西递的很多广场和空地上,都有人晾晒春笋干。
 
西递的很多广场和空地上,都有人晾晒春笋干。
 
一位倚门观景的西递老人
 
一位卖老物件的西递老人
 
西递村的非遗项目“徽州三雕”也是一大特色。它是木雕、石雕和砖雕三大工艺的总称。西递村古老的民居,从屋外到屋里,从地面到屋顶,都是集石、砖、木三雕为一体。图为精致的徽派建筑木雕。
 
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因而许多商豪在回到故乡后都会修建祠堂。比较出名的祠堂敬爱堂就很壮观。
 
敬爱堂祭祀大厅下庭的梁架是由两根青石柱和粗壮的白果木柱承托着。
 
祖宗的画像悬挂在上庭的正面的木板壁之上,上庭之后就是楼式建筑的供奉厅,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位。
 
西递古村的民宅和商铺,大多遍植花草。
 
西递古村的民宅和商铺,大多遍植花草。
 
置身于西递古村,发现很多诗句都有了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水渠里的鸭子
 
水渠旁洗菜的老人
 
水渠旁洗衣服的老人
 
置身于西递古村,发现很多诗句都有了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位剥春笋的妇女
 
在西递写生的学生
 
西递古村名字的由来也是有渊源的,在当地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古村的河水流向是非常罕见的,西递村有三条溪水自东向西,至村中合为一条溪流淌向西处,所以有“东水西递”,名字也由此而来。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是中国的传统村落。此外,西递地处交通要道,历代朝廷在这里设置的都有驿站和递铺,因而就会有许多人称这为“西递铺”。照片摄于西递。
 
在布局上,西递村也是十分有特色的。它四面都被山围绕着,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流过然后经过村老汇聚在村南的会源桥处。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向南北方向延伸,一间间民居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宛若一间间船舱,住在此处就像是生活在一艘大船之上,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照片摄于西递。
 
作为一个古村,西递村也是极具文化特色的地方。徽州自有“无商不成镇”和“商贾之乡”等的美称。有人说“宏村是画,西递是书”,这也是有道理的。西递的建筑是徽州建筑的一种典范。并且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照片摄于西递。
 
现代的车水马龙早已使人们忘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不妨抽一段时间来到古村西递感受一下宁静的美好和乡村气息。照片摄于西递。
 
来西递,可以与鸡、鸭、鹅共享美好的乡村气息。
 
西递没有因自己丰厚的历史与美貌而居高临下,村民的生活融在这飞檐与砖瓦里,用自己的双手,增添了许多的烟火气。照片摄于西递。
 
也许在外人看来,西递的步伐走的太过缓慢,可是,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被喧闹与繁华包裹着,依旧散发着安静的烟火气息,静听小桥流水,闲看花开花落,这样的西递,才最是珍贵。照片摄于西递。
静听小桥流水,闲看花开花落,这样的西递,才最是珍贵。
 
整个西递古村面积并不算大。逛下来不过两个小时的光景。可这小小的村子里,弯弯绕绕的小巷,潺潺的溪流,绿油油的庄稼,都分外迷人。照片摄于西递。
 
 
 
 
 
 
 
 
 

本游记著作权归@sisoga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